English

“和”的初衷

2001-02-21 来源:中华读书报 新书解读          □本报记者 陈洁 我有话说

跟踪学界大事,紧贴出版热点,本期“新书解读”为您介绍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张立文先生的“和合学”

在和平和发展成为人类社会共同主题的今天,人类依然面临着诸多冲突和挑战,如何化解这些冲突和挑战,是人文学者共同关心的话题。世界许多学者都提出许多观点和看法,中国学者也不例外,他们殚精竭虑地思索着,为中国文化的转生和人类文化的发展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方案。从“西体中用”、“批判继承,综合创新”到“创造性转换”等。中国人民大学张立文教授的《和合学概论》一书记录的就是他对上述问题的思考。所谓“和合”的“和”是和谐、和平、祥和,“合”是结合、融合、合作,“和合”是指自然、社会、人际、心灵、文明中诸多元素、要素的相互冲突、融合,以及在冲突、融合的动态过程中各元素、要素和合为新生命、新事物的总和。建立在和合文化基础上的和合学,是指研究在自然、社会、人际、人自身心灵及不同文明中存在的和合现象的学问。

前不久,中国人民大学伦理与道德研究中心与日本将来世代综合研究所联合召开了“东亚‘和’思想与21世纪国际学术交流”,就张立文教授在《和合学概论》等一系列著作文章中提出的“和合学”以及21世纪人类文化的走向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记者就此采访了张立文先生、北京大学教授张岱年先生、陈来先生以及中国社科院哲学所研究员蒙培元先生、历史所研究员姜广辉先生,请他们谈谈对“和合学”的看法以及未来文化的思索。

记者(以下简称记):张教授,您一直致力于中国哲学和中国文化研究,并且努力使中国文化现代化和世界化。您关于和合学理论的思索与当代社会、文化背景有什么关系?

张立文(以下简称张):人文学者的重要使命就是关注人类文化的发展。和合学的提出,是为了解决当前时代发展所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和挑战而提出来的系统的学术思想体系和理论学说。在我看来,21世纪人类面临着共同的冲突和危机,可以概括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的心灵、不同文明之间的五种冲突,它关系着人的生命存在和利益。如果这五大冲突和危机得不到有效地化解,等待人类的只能是共同走向毁灭。我希望通过写作《和合学概论》一书,提出我解决这五种冲突的建议和办法,这也是我对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的一点思考。

记:和合学是以人为本,关注人的学问。它怎样解决五大冲突?

张:和合是既涵摄又超越冲突、融合的学问。它包含和合生生、存相式能、融突和合、汰劣择优、烦恼和乐五个方面的意义。与这五方面相对应,和合学蕴含着变化形式、流行超越、对称和合、中和审美的“和合学五义”。和合学是融突的理论,即融合冲突关系。我在谈融突和合时认为,冲突是融合的因,融合是冲突的果。现代人类面临着五大冲突和危机,怎样化解五大冲突和危机,便是人类文化生命之所在和时代人文精神的精髓。和合包容了冲突与融合,作为冲突融合的和合体,是一种提升,是原来的冲突融合进入一个新的领域或境界。冲突也只有在新的和合体中,才能继续发展和获得价值。

记:20世纪20年代初,学衡派的思想者就提出“昌明国故,融化新知”,这其中就包含着冲突融合,但遗憾的是他们没有能够上升到理论层次的建设。和合学化解冲突的具体方法是什么?

张:《和合学概论》一书提出了和合生存世界、和合意义世界、和合可能世界的三个世界的设想。对21世纪人类文化发展的理性思考,都是立足于20世纪人类文化的现实状况。和合学之所以认定传统的和合思想与和合价值是可以转化为具有现代性的、能够化解人类文化问题的基本原则和价值原理,是基于对人类所面临的危机的思考。和合学三个世界是对于现实世界所面临的五大冲突和危机的化解的一种设想。一是和合生存世界。人是和合生存世界的主体。人以其能动的自我创造性的智能而参与生存世界的造化活动。二是和合意义世界。和合学哲学体系的主体和核心是人。和合学的人学可称为新人学,对此我最近出版的《新人学导论》一书作了较为详细的阐释。三是和合可能世界。“天”作为可能世界。可能世界的可能,是指人的自由创造、设计的可能性,说明既是人自身能动的存在,又是人自身生命智慧的展示。

记:那么,怎么才能实现这三大世界呢?他们听起来有点像乌托邦。

张:从它们是一种文化理想这一点来说,三大世界的确是一种乌托邦,但他们不是虚幻的,而是可能实现的乌托邦。《和合学概论》集中论述的,正是化解人类冲突和危机,构建三大世界的“和合五大中心原理”。基于“融突论”的和合观念,我认为人类可以通过最低限度的共识,获得五大中心价值或五大原理,即合生、和处、和立、和达、和爱原理,来融合种种现实和文化冲突。

一是和生原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不同文明之间需要和生,需要在共生的基础上发展出和生。各民族、种族、国家、社会、文化、他人以及贫富、集团之间,都需要在冲突、融合的过程中和生。和生,才能共荣、共富,否则只能共毁、共灭。和生的竞争,是以和谐、融合为导向的良性竞争。

二是和处原理。和处与和生相联系,是对自然、社会、他人他文明以及心灵,以宽容、温和、善良的态度对待它,使双方或多方能够和平共处。

三是和立原理。从消极的意义上讲,就是儒学传统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从积极的意义上讲,是“己欲立而立人”。

四是和达原理。人与自然、社会、他人、他文明都需要也应当共同发达,这便是和达。和达在当前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发展模式多元化的融突情境中,协调、平衡、和谐,以达到共同发达,这就是孔子“己欲达而达人”的达人意识在现时代的拓展。

五是和爱原理。和生、和处、和立、和达的基础与核心是和爱。和爱,就是人对于他人、他家、他国都要像爱自己的人、自己的家、自己的国一样去爱,推而广之,对于自然、社会与文明也要像爱人一样去爱。

记:蒙先生,近年来您致力于思考新世纪全球环境问题,张立文先生创立的“和合学”也是为了解决未来文化问题的,也应该包括环境问题。您怎么看“和合学”?

蒙培元:在当今世界,要获得绝对普遍的、适用于整个人类和自然的意义已经是不可能的了。但张立文教授提出的和合学仍然很有意义,他是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未来文化或文明的契合点。现在我们有些人的倾向是越来越向西方文明全面臣服,而忽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事实上,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对今天的全球问题都极有价值的东西,比如当今的全球环境污染问题,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天人合一”,比西方的“人类中心论”就更接近于今天的环保意识。只是在后来的文化断裂中,像“天人合一”、“和”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没有被很好的继承。从这个意义上说,张立文教授提出的和合学是有积极意义的。

记:陈先生,张立文先生提出和合学作为中国文化现代转化的一种尝试,您怎么看张先生这种努力?

陈来:长期以来,中国的很多学者都在传统文化中寻找人类新世纪文化的解药,张先生也一样,他的“和合”来源于传统儒家思想。面对21世纪纷争的世界,儒家传统中的“和”的观念的价值,正在日益受到普遍重视。“和”是儒家传统的一个重要价值,我认为,按其内容,可以分为五个不同的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天与人,也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第二个层次是国与国,也就是国家间的和平。第三个层次是人与人,也就是社会关系的和睦。第四个层次是个人的精神、心理,也就是境界的和平。第五个层次,是文化或文明,也就是不同文明间的协和。这几种关系不仅是有史以来的人类基本关系,而且,现代人面临的生存环境和生存质量的主要挑战仍然来自这几种关系中显露的危机。

“和”虽然是儒家文化的基本取向,但从儒家的价值结构来看,“和”还不就是儒学的究极原理。在这个意义上,“和”是用,而不是“体”。“和”的后面还有一个基础,这就是“仁”。“仁”是一个具有普遍性的道德基础,“和”是在“仁”的基础上发生出来的要求,因此可以说“以仁为体,以和为用”。“和”的关系没有“仁”作为基础,就可能模糊了其中的道德关系。“仁”而不能发用为“和”的体现,仁的价值就不能实现和落实。

记:姜老师,您对中国文化特别是儒学很有研究。在这次学术交流中,您也亲身感受了张先生的“和合学”。那么,您是怎么看待张先生的“和合学”的?

姜广辉:我一直认为,不同文化和文明之间本质上存在着良性竞争,在各民族文化和文明的相互碰撞和交流中,那些优秀的、先进的文化和文明最终总会被接受和认同。相对于美国学者亨廷顿提出的“文明冲突论”而言,儒学的立场可以称为“文明兼容论”。在对待不同的思想文化体系上,儒学采取这样的态度:“道并行而不悖,万物并育而不相害”;“天下一致而百虑,殊途而同归”。在21世纪人类文化的选择中,儒学的“和而不同”理念可以成为世界不同文明的公约数,它非但不会排斥不同文化,反而会在促进不同文明的相互沟通和融合中,丰富本名族的文化。与“文明冲突论”不同,“文明兼容论”不是将多元文化看作世界未来冲突的根源,而是将多元文化看作人类共有的精神资源。

儒学是中国文化的主干,儒学关于人与自然、人与人、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关系的学说,其思想主旨是“和谐”,其思维特点是从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历史与未来的整体性来考虑问题。

记:张先生,您是中国哲学、文化界德高望重的老前辈。前些年,您曾提出对中国传统文化“批判继承,综合创新”的观点。张立文教授对于您来说是晚辈了,他提出了“和合学”,您怎么看?

张岱年:近来许多同志宣扬“和合”观念,这是有重要意义的。“和合”一词起源很早。用两个字表示,称为“和合”;用一个字表示,则称为“和”。先秦时代,有所谓“和同之辩”,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区别了和与同。对于和与同做出了深刻的辨析的是西周末年周太史史伯,史伯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和包括了“他”与“他”的关系,即包含不同事物的关系。许多不同的事物之间保持一定的平衡,谓之和。和可以说是多样性的统一。“和实生物”,和是新事物生成的规律。和表现了不同事物,不同观点的相异相补、相反相成,这是文化发展必须遵循的准则。近来许多同志从《国语》、《管子》等书中拈出“和合”二字联用的例证。这是很好的。张立文同志提出“和合学”构想,确有重要意义。宋代哲学家张载论事物相争与相和说:“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冯友兰先生晚年特别推崇张载此说。冯友兰先生认为与“和而解”不同的是“仇到底”。这个问题值得研究。我认为,对立面的斗争的结果有三种可能,一是一方消灭了另一方;二是两者回归于尽;三是归于和解。情况是复杂的,但和解不失为一种较好的可能。现在的地球上,许多生物被消灭了,而人类自己亦处于危难的边缘。如何保持生态平衡,如何从事可持续的发展,已成为一个迫切的问题。在这个意义上,《中庸》所说的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应是人类所追求的理想境界。“万物并育而不相害”即保持生态平衡。“道并行而不相悖”即贯彻百家争鸣。这应是和合的理想状态。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